广西自考网首页 > 自考专业 > 本科 > 正文

广西自考农学(本科090101)专业课程设置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8-04-07 15:24:38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广西自考农学(本科090101)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代码:090101
层次:本科
主考学校:广西大学

现执行专业计划

原专业计划

序号

课程代码

新课程名称

学分

属性

备注

旧课程名称

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公共课    

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公共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毛泽东思想概论

3

00015

英语(二)

14

公共课    

4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2

公共课    

5

0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2

实践课    

6

02634

生物化学(二)

6

专业课    

7

02677

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

6

专业课    

8

02678

农业推广学

6

专业课    

9

02680

农产品加工

4

专业课    

10

02679

种子学

6

专业课    

11

02676

作物栽培生理

6

专业课    

12

05580

环境保护

6

专业课   环境保护概论
作物育种学

13

11314

作物生态与耕作学

7

专业课    

14

08738

毕业论文并答辩

 

毕业论文    
说明:
1.总学分:71学分。
2.凡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及专科以上毕业生均可以报考。
3.撰写毕业论文并答辩。
4.不选考00015英语(二)的考生,可依据《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和数学等课程由必考课改为选考课有关事项的通知》(桂考委办[2010]21号文件)进行选考。选考课程不得与本专业所设的其他课程重复。
5.凡已通过0004毛泽东思想概论和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两门课程的,不再参加思想政治课考试;只通过其中一门的,须参加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考试。
农学(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2027年版)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专业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加快构建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紧密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设置。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水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具备作物育种、作物生产、农产品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作物生产与规划、作物品种选育与改良、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农业行政、涉农企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教学与科研、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掌握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农业系统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具备作物新品种选育、作物栽培管理、耕作制度设计、农产品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从事作物育种、作物生产、农田规划设计、农场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
1.掌握遗传学、农业生态学、作物保护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生物学和农学学科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
3.具有作物新品种选育、作物生产与调控、农产品经营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4.了解作物新品种发展、农田作物生产、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适应未来行业发展需求;
5.具备初步的与大田作物生产相关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四、主干学科作物学
五、学历层次与规格

本专业属于本科层次,实行学分制。各门课程考试采用百分制计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每门课程考试合格后,取得该课程学分。
本专业考试计划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依据教育部办公厅《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基本规范(2021年)》制定,必考课程15门(其中理论考试课程对应的实践课程不计入课程总门数),毕业总学分73学分。
凡按照本专业考试计划的规定,取得全部必考课程合格成绩,完成毕业论文以及其他实践环节考核并取得合格成绩,思想品德鉴定合格,经考生申请,由广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学专业本科毕业证书,主考学校副署,国家承认学历。考生申请毕业时须持有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或以上)学历证书。
凡符合主考学校学位授予条件的考生,可按规定向主考学校申请,经主考学校审核通过后授予学士学位。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
专业代码:090101    层次:本科    主考学校:广西大学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属性
1 1504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公共课
2 1504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公共课
3 1504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公共课
4 13000 英语(专升本) 7 公共课
5 0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3 公共课
00052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 1 实践课
6 02666 普通遗传学 4 专业课
02667 普通遗传学(实践) 1 实践课
7 02672 作物育种学 4 专业课
02673 作物育种学(实践) 1 实践课
8 02678 农业推广学 6 专业课
9 02680 农产品加工 4 专业课
10 13617 耕作学 5 专业课
13618 耕作学(实践) 1 实践课
11 14324 土壤与植物营养 6 专业课
12 14665 植物保护通论 6 专业课
13 14669 植物生理生化 4 专业课
14 14716 种子学 4 专业课
14717 种子学(实践) 1 实践课
15 14772 作物栽培学 5 专业课
14773 作物栽培学(实践) 1 实践课
16 06999 毕业论文 0 毕业考核

说明:
1.总学分:73学分。
2.申请毕业时须持有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或以上)学历证书(证书信息学信网可查);属于国(境)外学历的,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具的认证书。
3.考生取得所有课程合格成绩后,须按照主考学校的要求撰写毕业论文,并答辩合格方具备毕业条件。
4.不参加13000英语(专升本)课程考试的考生,可在本专业课程考试计划外所有开考课程中选考不少于2门、合计学分不低于7学分的课程,所选课程应是未曾用于办理其他专业毕业证书的课程。考生从外省转入的合格课程成绩不能用于顶替英语(专升本)课程。
5.《自治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关于设置和调整我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的通知》(桂考委(2019)2号)规定的新旧课程顶替表仍然适用本专业。

七、主要课程说明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略)。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略)。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略)。
4.英语(专升本(略)。
5.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略)。
6.普通遗传学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系统阐述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遗传分析的基本方法与理论。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包括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及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孟德尔遗传,连锁遗传与性连锁,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数量遗传,细胞质遗传,细菌和病毒的遗传概述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群体遗传与进化等内容。
7.作物育种学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着重介绍选育和繁育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基本原理、主要方法和基本技能。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从确定育种目标、发掘和利用种质资源,到采用不同育种方法选育优良作物品种并繁育推广过程中涉及的知识。
8.农业推广学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现代农业推广的理论、方法和实务,主要内容包括农业推广的含义与功能、农业推广学研究进展、农业推广对象行为改变、农业推广沟通、创新的采用与扩散、农业推广的基本方法、农业推广写作与语言运用、农业推广试验与示范、农业推广培训与咨询、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农村家政推广与社区发展、农业推广信息服务、农业推广经营服务、农业推广组织、农业推广人员、农业推广计划、农业推广工作评价、农业推广政策与法规、农业推广研究方法等。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如何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扩散与转化效率,使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尽快传播给农民,从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9.农产品加工
本课程主要涉及农产品加工的技术、方法、产品质量和安全、营销策略及法律法规等。学习本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现代农产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最新技术,系统掌握现代农产品加工的基本方法。掌握农产品加工的基本原理、技术、质量控制和安全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农产品加工的经济效益和营销策略。
10.耕作学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包括作物布局、复种、间混套作、轮作与连作,它是从整体和宏观上安排一个地区或生产单地制度又包括土壤耕作、土壤培肥与施肥、农田基本建设与保护等。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以提高地力为中心,保证用地与养地的平衡,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1.土壤与植物营养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土壤的物质组成、理化性质、养分状况、土壤质量评价;植物营养原理、土壤、植物营养与人类健康,无机肥和有机肥的种类、性质及其合理分配与施用。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
12.植物保护通论
本课程主要内容由昆虫学和病理学两部分组成。昆虫学部分主要讲述普通昆虫学基本知识,病理部分主要讲授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虫害的防治方法与原理,水稻、小麦、玉米主要农作物的重要虫害种类、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常见植物病害的危害症状,病原物形态特征,病害防治的基本技术。
13.植物生理生化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静态生物化学基础和细胞生理生化,植物有机物转化及功能与代谢的生理生化,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理生化,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以及植物的抗性生理。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为后续植物生产相关的专业课程教学打下基础,从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角度、纵横交错地探索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方方面面。
14.种子学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研究种子的特征特性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基本理论和农业生产应用技术的一门应用科学技术。从生物学的观点阐明植物种子各种生命现象的变化及其与环境条件的联系,也包括种子的应用技术。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种子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种子寿命和种子活力等种子生物学部分,和种子加工、种子贮藏、种子检验的理论与技术等应用技术内容。
15.作物栽培学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并探讨解决作物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栽培技术措施和理论依据。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作物生长发育、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形成、作物与环境的关系、作物栽培制度与技术措施讲述作物栽培的共性原理与技术以及作物特征特性、栽培原理与技术措施。
16.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属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必修课程。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格式、答辩和成绩核定等,按照主考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八、实践性环节学习及毕业考核要求
1.实践课程学习考核内容和要求,由主考学校制定并向社会公布。主考学校负责组织实践考核和成绩评定。
2.凡包含理论考试与实践环节考核两部分的课程,考生须取得两个部分的合格成绩方能获得该门课程学分。
3.考生在全部课程考试合格后,须按照主考学校的要求撰写毕业论文并答辩。
九、其它说明
1.参加本专业相关课程学习需具有化学、生物科学等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
2.笔试课程使用教材以广西招生考试院当次考试公布的信息为准,实践课程使用教材由主考学校公布。
附:
农学(专升本)专业新旧课程顶替对照表
序号 新专业计划 原专业计划 备注
课程代码 新课程名称 学分 课程代码 旧课程名称 学分
1 1504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2 1504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 1504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4 13000 英语(专升本) 7 00015 英语(二) 14 1顶2
5 02666 普通遗传学 4
02667 普通遗传学(实践) 1
6 0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3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2  
00052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 1 0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2  
7 02678 农业推广学 6 02678 农业推广学 6  
8 02680 农产品加工 4 02680 农产品加工 4  
9 02672 作物育种学 4 11314 作物生态与耕作学 7  1顶2
02673 作物育种学(实践) 1
10 13617 耕作学 5
13618 耕作学(实践) 1
11 14324 土壤与植物营养 6 02677 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 6  
12 14665 植物保护通论 6 05580 环境保护 6  
13 14669 植物生理生化 4 02634 生物化学(二) 6  
14 14716 种子学 4 02679 种子学 6  
14717 种子学(实践) 1
15 14772 作物栽培学 5 02676 作物栽培生理 6  
14773 作物栽培学(实践) 1
16 06999 毕业论文 0 08738 毕业论文并答辩 0  
说明:新旧课程顶替仅适用于考生在我区参加自学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的旧课程,考生从外省转入的课程不能用于顶替。

      相关课程

      课程名称 优惠价 讲师 免费体验 报名
      管理经济学--精讲班 ¥288 汪振纲 报名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精讲班 ¥288 陈柳红 报名
      财务报表分析(二)--精讲班 ¥288 廖鹏翔 报名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精讲班 ¥288 王小娟 报名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精讲班 ¥288 杨琇玮 报名
      银行会计学--精讲班 ¥288 Morning 报名

      系统已经实行知识产权保护,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非法模仿使用。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8-2025 广西自考网(gx.exam100.net)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12709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

      广西自考网(gx.exam100.net)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