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正文
专业代码:050101
层次:本科
主考学校:广西师范大学
|
现执行专业计划 |
原专业计划 |
|||||
|
序号 |
课程代码 |
新课程名称 |
学分 |
属性 |
备注 |
旧课程名称 |
|
1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公共课 | ||
|
2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公共课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 | |
| 毛泽东思想概论 | ||||||
| 政治经济学 | ||||||
|
3 |
00015 |
英语(二) |
14 |
公共课 | 英语 | |
|
4 |
00037 |
美学 |
6 |
专业课 | ||
|
5 |
00537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6 |
专业课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 |
|
6 |
00321 |
中国文化概论 |
5 |
专业课 | 中国通史 | |
|
7 |
00538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
7 |
专业课 | 鲁迅研究 | |
|
8 |
00539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
7 |
专业课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
|
9 |
00540 |
外国文学史 |
6 |
专业课 | 自然科学概论 | |
| 自然科学基础(二) | ||||||
|
10 |
00541 |
语言学概论 |
6 |
专业课 | ||
|
11 |
08738 |
毕业论文并答辩 | 毕业论文 | |||
|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属性 |
| 1 | 1504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公共课 |
| 2 | 1504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公共课 |
| 3 | 1504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公共课 |
| 4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公共课 |
| 5 | 00037 | 美学 | 6 | 专业课 |
| 6 | 00321 | 中国文化概论 | 5 | 专业课 |
| 7 | 00536 | 古代汉语 | 8 | 专业课 |
| 8 | 00537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6 | 专业课 |
| 9 | 00538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 7 | 专业课 |
| 10 | 00539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 7 | 专业课 |
| 11 | 00540 | 外国文学史 | 6 | 专业课 |
| 12 | 00541 | 语言学概论 | 6 | 专业课 |
| 13 | 13426 | 当代文学思潮专题 | 4 | 专业课 |
| 14 | 14287 | 唐宋诗词专题 | 5 | 专业课 |
| 15 | 06999 | 毕业论文 | 0 | 毕业考核 |
七、主要课程说明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略)。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略)。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略)。
4.英语(专升本)(略)。
5.美学(略)。
6.中国文化概论(略)。
7.古代汉语(略)。
8.中国现代文学史(略)。
9.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略)。
10.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略)。
11.外国文学史(略)。
12.语言学概论(略)。
13.当代文学思潮专题
本课程旨在从当代文学思潮的角度,系统勾勒当代中国文学思潮的发展轨迹。使考生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文学思潮的发展线索、基本特征及其意义等。全面认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各文学社团、流派及其创作,进而深入认识和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提高和培养考生对思潮史的理解能力和理论水平。
14.唐宋诗词专题
本课程旨在培养考生具备一定的阅读和赏析唐宋经典诗词的能力,通过分主题集中学习唐宋诗词的代表性流派和经典作品,赏析和领略唐宋诗词之美,提升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5.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属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必修课程。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格式、答辩和成绩核定等,按照主考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八、实践性环节学习及毕业考核要求
考生在全部课程考试合格后,须按照主考学校的要求撰写毕业论文并答辩。
九、其它说明
笔试课程使用教材以广西招生考试院当次考试公布的信息为准。
附:
汉语言文学(专升本)专业新旧课程顶替对照表
| 序号 | 新专业计划 | 原专业计划 | 备注 | ||||
| 课程代码 | 新课程名称 | 学分 | 课程代码 | 旧课程名称 | 学分 | ||
| 1 | 1504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
| 2 | 1504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
| 3 | 1504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
| 4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00015 | 英语(二) | 14 | 1顶2 |
| 5 | 00536 | 古代汉语 | 8 | ||||
| 6 | 00037 | 美学 | 6 | 00037 | 美学 | 6 | |
| 7 | 00321 | 中国文化概论 | 5 | 00321 | 中国文化概论 | 5 | |
| 8 | 00537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6 | 00537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6 | |
| 9 | 00538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 7 | 00538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 7 | |
| 10 | 00539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 7 | 00539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 7 | |
| 11 | 00540 | 外国文学史 | 6 | 00540 | 外国文学史 | 6 | |
| 12 | 00541 | 语言学概论 | 6 | 00541 | 语言学概论 | 6 | |
| 13 | 13426 | 当代文学思潮专题 | 4 | ||||
| 14 | 14287 | 唐宋诗词专题 | 5 | ||||
| 15 | 06999 | 毕业论文 | 0 | 08738 | 毕业论文并答辩 | 0 | |
说明:新旧课程顶替仅适用于考生在我区参加自学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的旧课程,考生从外省转入的课程不能用于顶替。
系统已经实行知识产权保护,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非法模仿使用。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8-2025 广西自考网(gx.exam100.net)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12709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