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正文
专业代码:090501
层次:本科
主考学校:广西大学
|
现执行专业计划 |
原专业计划 |
|||||
|
序号 |
课程代码 |
新课程名称 |
学分 |
属性 |
备注 |
旧课程名称 |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公共课 | |||
|
2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公共课 | ||
|
3 |
00015 |
英语(二) |
14 |
公共课 | ||
|
4 |
00018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2 |
公共课 | ||
|
5 |
00019 |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
2 |
实践课 | ||
|
6 |
02745 |
森林生态学 |
4 |
专业课 | ||
|
7 |
02750 |
测树学 |
3 |
专业课 | ||
|
8 |
02751 |
测树学(实践) |
1 |
实践课 | ||
|
9 |
02752 |
森林培育学 |
4 |
专业课 | ||
|
10 |
02753 |
森林培育学(实践) |
1 |
实践课 | ||
|
11 |
02754 |
林木育种学 |
5 |
专业课 | ||
|
12 |
03227 |
森林保护学 |
4 |
专业课 | ||
|
13 |
03233 |
林业生态工程学 |
6 |
专业课 | ||
|
14 |
03234 |
林业生态工程学(实践) |
1 |
实践课 | ||
|
15 |
04214 |
林业GIS |
6 |
考查课 | ||
|
16 |
04215 |
观赏树木学 |
5 |
专业课 | ||
|
17 |
04216 |
森林规划与设计 |
6 |
专业课 | ||
|
18 |
08738 |
毕业论文并答辩 |
|
毕业论文 | ||
|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属性 |
| 1 | 1504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公共课 |
| 2 | 1504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公共课 |
| 3 | 1504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公共课 |
| 4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公共课 |
| 5 | 00051 |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 3 | 公共课 |
| 00052 |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 | 1 | 实践课 | |
| 6 | 02745 | 森林生态学 | 4 | 专业课 |
| 7 | 02752 | 森林培育学 | 4 | 专业课 |
| 02753 | 森林培育学(实践) | 1 | 实践课 | |
| 8 | 02754 | 林木育种学 | 5 | 专业课 |
| 9 | 03227 | 森林保护学 | 4 | 专业课 |
| 10 | 03233 | 林业生态工程学 | 6 | 专业课 |
| 03234 | 林业生态工程学(实践) | 1 | 实践课 | |
| 11 | 04215 | 观赏树木学 | 5 | 专业课 |
| 12 | 04217 | 城市林业 | 5 | 专业课 |
| 13 | 13981 | 林火生态管理 | 5 | 专业课 |
| 14 | 13982 | 林业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 6 | 专业课 |
| 13983 | 林业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实践) | 1 | 实践课 | |
| 15 | 14137 | 森林经理学 | 6 | 专业课 |
| 16 | 06999 | 毕业论文 | 0 | 毕业考核 |
说明:
1.总学分:73学分。
2.申请毕业时须持有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或以上)学历证书(证书信息学信网可查);属于国(境)外学历的,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具的认证书。
3.考生取得所有课程合格成绩后,须按照主考学校的要求撰写毕业论文,并答辩合格方具备毕业条件。
4.不参加13000英语(专升本)课程考试的考生,可在本专业课程考试计划外所有开考课程中选考不少于2门、合计学分不低于7学分的课程,所选课程应是未曾用于办理其他专业毕业证书的课程。考生从外省转入的合格课程成绩不能用于顶替英语(专升本)课程。
5.《自治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关于设置和调整我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的通知》(桂考委(2019)2号)规定的新旧课程顶替表仍然适用本专业。
七、相关课程说明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略)。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略)。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略)。
4.英语(专升本)(略)。
5.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略)。
6.森林生态学
森林生态学是研究森林生物之间及其与森林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关系的学科。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内容包括森林环境(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因子)、森林生物群落(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和森林生态系统。目的是阐明森林的结构、功能及其调节、控制的原理,为不断扩大森林资源、提高其生物产量,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能和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提供理论基础。
7.森林培育学
本课程是研究营造和培育森林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通过树木和森林利用太阳能和其它物质进行生物转化,生产人类所需的食物、工业原料、生物能源等的一种生产过程,同时创造并保护人类和生物生存所需环境的生产过程。
8.林木育种学
本课程旨在教授学生按预定目的对林木进行遗传改良的技术。其机理是利用林木种群在自然或人为作用下产生的变异与分化,从中选择、分离和繁殖符合目的的群体或个体。主要的途径有引种驯化(见林木引种)、种源试验、选择育种、杂交育种以及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见倍数性育种)、辐射诱变(见诱变育种)等。繁育良种的方式有母树林、林木、种子园和采穗圃等。经过选择和改良的林木繁殖材料,生产上统称为良种。但林木育种的根本任务是创育品质和产量符合生产需要、性状能稳定遗传,且适应一定自然和栽培条件的林木良种群体,以便充分利用自然生产潜力、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研究林木育种理论与技术的学科称为林木育种学。它以遗传学为基础,同时与树木学、森林生态学、树木生理学、造林学、生物统计学等有密切关系。
| 序号 | 新专业计划 | 原专业计划 | 备注 | ||||
| 课程代码 | 新课程名称 | 学分 | 课程代码 | 旧课程名称 | 学分 | ||
| 1 | 1504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
| 2 | 1504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
| 3 | 1504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
| 4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00015 | 英语(二) | 14 | 1顶2 |
| 5 | 04217 | 城市林业 | 5 | ||||
| 6 | 00051 |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 3 | 00018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2 | |
| 00052 |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 | 1 | 00019 |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 2 | ||
| 7 | 02745 | 森林生态学 | 4 | 02745 | 森林生态学 | 4 | |
| 8 | 02752 | 森林培育学 | 4 | 02752 | 森林培育学 | 4 | |
| 02753 | 森林培育学(实践) | 1 | 02753 | 森林培育学(实践) | 1 | ||
| 9 | 02754 | 林木育种学 | 5 | 02754 | 林木育种学 | 5 | |
| 10 | 03227 | 森林保护学 | 4 | 03227 | 森林保护学 | 4 | |
| 11 | 03233 | 林业生态工程学 | 6 | 03233 | 林业生态工程学 | 6 | |
| 03234 | 林业生态工程学(实践) | 1 | 03234 | 林业生态工程学(实践) | 1 | ||
| 12 | 04215 | 观赏树木学 | 5 | 04215 | 观赏树木学 | 5 | |
| 13 | 13981 | 林火生态管理 | 5 | 04214 | 林业GIS | 6 | |
| 14 | 13982 | 林业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 6 | 02750 | 测树学 | 3 | |
| 13983 | 林业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实践) | 1 | 02751 | 测树学(实践) | 1 | ||
| 15 | 14137 | 森林经理学 | 6 | 04216 | 森林规划与设计 | 6 | |
| 16 | 06999 | 毕业论文 | 0 | 08738 | 毕业论文并答辩 | 0 | |
系统已经实行知识产权保护,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非法模仿使用。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8-2025 广西自考网(gx.exam100.net)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12709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