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正文
专业代码:082701
层次:本科
主考学校:广西大学
|
现执行专业计划 |
原专业计划 |
|||||
|
序号 |
课程代码 |
新课程名称 |
学分 |
属性 |
备注 |
旧课程名称 |
|
1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公共课 |
||
|
2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公共课 |
||
|
3 |
00015 |
英语(二) |
14 |
公共课 |
||
|
4 |
01965 |
食品标准与法规 |
3 |
专业课 |
||
|
5 |
02634 |
生物化学(二) |
6 |
专业课 |
||
|
6 |
03277 |
食品分析 |
3 |
专业课 |
||
|
7 |
03278 |
食品分析(实践) |
2 |
实践课 |
||
|
8 |
03279 |
食品机械与设备 |
4 |
专业课 |
||
|
9 |
03280 |
食品工艺原理 |
4 |
专业课 |
||
|
10 |
03281 |
食品微生物学(二) |
2 |
专业课 |
||
|
11 |
03282 |
食品微生物学(二)(实践) |
2 |
实践课 |
||
|
12 |
03283 |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
4 |
专业课 |
||
|
13 |
03285 |
食品工厂设计(二) |
4 |
专业课 |
||
|
14 |
03286 |
食品营养学 |
4 |
专业课 |
||
|
15 |
04169 |
食品工程原理 |
4 |
专业课 |
||
|
16 |
04175 |
食品添加剂 |
4 |
专业课 |
||
|
17 |
03287 |
食品毒理学 |
4 |
专业课 |
||
|
18 |
08738 |
毕业论文并答辩 |
|
毕业论文 |
||
|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属性 |
| 1 | 1504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公共课 |
| 2 | 1504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公共课 |
| 3 | 1504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公共课 |
| 4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公共课 |
| 5 | 00051 |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 3 | 公共课 |
| 00052 |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 | 1 | 实践课 | |
| 6 | 13174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 | 3 | 公共课 |
| 7 | 01965 | 食品标准与法规 | 3 | 专业课 |
| 8 | 02520 | 食品工艺学 | 6 | 专业课 |
| 9 | 03262 | 食品工程 | 4 | 专业课 |
| 03263 | 食品工程(实践) | 2 | 实践课 | |
| 10 | 03277 | 食品分析 | 3 | 专业课 |
| 03278 | 食品分析(实践) | 2 | 实践课 | |
| 11 | 03279 | 食品机械与设备 | 4 | 专业课 |
| 12 | 04175 | 食品添加剂 | 6 | 专业课 |
| 13 | 04991 | 食品保藏原理技术 | 5 | 专业课 |
| 14 | 08012 | 食品感官评价技术 | 5 | 专业课 |
| 11136 | 食品感官评价技术(实践) | 1 | 实践课 | |
| 15 | 14204 | 生物化学(食品工程) | 6 | 专业课 |
| 16 | 14591 | 有机化学 | 4 | 专业课 |
| 17 | 06999 | 毕业论文 | 0 | 毕业考核 |
说明:
1.总学分:74学分。
2.申请毕业时须持有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或以上)学历证书(证书信息学信网可查);属于国(境)外学历的,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具的认证书。
3.考生取得所有课程合格成绩后,须按照主考学校的要求撰写毕业论文,并答辩合格方具备毕业条件。
4.不参加13000英语(专升本)课程考试的考生,可在本专业课程考试计划外所有开考课程中选考不少于2门、合计学分不低于7学分的课程,所选课程应是未曾用于办理其他专业毕业证书的课程。考生从外省转入的合格课程成绩不能用于顶替英语(专升本)课程。
5.《自治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关于设置和调整我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的通知》(桂考委(2019)2号)规定的新旧课程顶替表仍然适用本专业。
七、相关课程说明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略)。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略)。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略)。
4.英语(专升本)(略)。
5.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略)。
6.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略)。
7.食品标准与法规(略)。
8.食品工艺学
食品工艺学课程是研究食品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加工及贮藏技术原理,分析外界条件和食品生产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学之间的变化关系,探索在生产、流通和销售过程中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及其控制方法以及研究合理、先进的生产方法及科学的生产工艺的应用型学科。
9.食品工程
食品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食品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等一系列环节。食品工程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食品的质量、安全性和营养价值,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要。
10.食品分析
食品分析是专门研究各种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价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学科。食品分析包括食品中营养组分的检测、食品安全性检测及食品的感官检验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理论及实验教学,学生能够根据食品的性质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对食品的营养成分、添加剂及污染物质等进行检验分析,掌握常用的食品分析方法特别是国家标准分析方法,了解其它分析方法。
11.食品机械与设备
食品机械与设备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了解国内外食品加工机械的发展状况,掌握食品加工过程中主要机械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适用范围等,使其在新产品开发和食品工厂设计等复杂的工程过程中能合理的对生产设备进行选型。
12.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科学与工程方向的专业课之一,详细介绍了食品添加剂添加的原则、方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以及各种食品添加剂的种类、性质、作用机理、安全性以及使用范围。
13.食品保藏原理技术
食品保藏原理技术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及相关专业主干课之一。食品保藏技术的科技进步与发展是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食品保藏原理技术是研究食品贮存、并防止变质的基本理论或理论根据,回答食品为什么会变质,在什么条件下变质的问题。它既是食品工艺学的基础,又是食品工艺的延续,渗透于食品工艺学中。
14.食品感官评价技术
食品感官评价技术是在食品理化分析的基础上,集心理学、生理学、统计学的知识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该学科不仅实用性强,灵敏度高,结果可靠,而且解决了一般理化分析所不能解决的复杂的生理感受问题。该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15.生物化学(食品工程)
生物化学(食品工程)是研究食品中的生物化学成分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食品中的生物化学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这些成分在食品的生产、贮存和加工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化学反应,影响着食品品质和安全性。
16.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是一门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础学科,是化学、生物专业的必修基础课之一。本课程主要介绍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特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来源和制备方法;各类官能团的特性,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重排反应、氧化反应等各种类型的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及其影响因素、应用范围;有机结构理论,重要的反应机理,尤其是各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反应性关系;有机分子的立体化学基本概念,简单的有机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分离鉴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测定等。
17.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属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必修课程。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格式、答辩和成绩核定等,按照主考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八、实践性环节学习及毕业考核要求
1.实践课程学习考核内容和要求,由主考学校制定并向社会公布。主考学校负责组织实践考核和成绩评定。
2.凡包含理论考试与实践环节考核两部分的课程,考生须取得两个部分的合格成绩方能获得该门课程学分。
3.考生在全部课程考试合格后,须按照主考学校的要求撰写毕业论文并答辩。
九、其它说明
1.参加本专业相关课程学习应具有化学、微生物学等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
2.笔试课程使用教材以广西招生考试院当次考试公布的信息为准,实践课程使用教材由主考学校公布。
附: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升本)专业新旧课程顶替对照表
| 序号 | 新专业计划 | 原专业计划 | 备注 | ||||
| 课程代码 | 新课程名称 | 学分 | 课程代码 | 旧课程名称 | 学分 | ||
| 1 | 1504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
| 2 | 1504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
| 3 | 1504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
| 4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00015 | 英语(二) | 14 | |
| 5 | 00051 |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 3 | 03281 | 食品微生物学(二) | 2 | |
| 00052 |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 | 1 | 03282 | 食品微生物学(二)(实践) | 2 | ||
| 6 | 13174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 | 3 | 03285 | 食品工厂设计(二) | 4 | |
| 7 | 01965 | 食品标准与法规 | 3 | 01965 | 食品标准与法规 | 3 | |
| 8 | 02520 | 食品工艺学 | 6 | 03280 | 食品工艺原理 | 4 | |
| 9 | 03262 | 食品工程 | 4 | 04169 | 食品工程原理 | 4 | |
| 03263 | 食品工程(实践) | 2 | |||||
| 10 | 03277 | 食品分析 | 3 | 03277 | 食品分析 | 3 | |
| 03278 | 食品分析(实践) | 2 | 03278 | 食品分析(实践) | 2 | ||
| 11 | 03279 | 食品机械与设备 | 4 | 03279 | 食品机械与设备 | 4 | |
| 12 | 04175 | 食品添加剂 | 6 | 04175 | 食品添加剂 | 4 | |
| 13 | 04991 | 食品保藏原理技术 | 5 | 03283 |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 4 | |
| 14 | 08012 | 食品感官评价技术 | 5 | 03286 | 食品营养学 | 4 | |
| 11136 | 食品感官评价技术(实践) | 1 | |||||
| 15 | 14204 | 生物化学(食品工程) | 6 | 02634 | 生物化学(二) | 6 | |
| 16 | 14591 | 有机化学 | 4 | 03287 | 食品毒理学 | 4 | |
| 17 | 06999 | 毕业论文 | 0 | 08738 | 毕业论文并答辩 | 0 | |
说明:新旧课程顶替仅适用于考生在我区参加自学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的旧课程,考生从外省转入的课程不能用于顶替。
系统已经实行知识产权保护,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非法模仿使用。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8-2025 广西自考网(gx.exam100.net)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12709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